抽象雕塑在写实程度上从没有像西方的绘画和雕塑那样酷似对象。直到上世纪30年代,西方写实绘画引入中国,才逐渐出现了真正写实的作品,再到上世纪末,所谓的抽象绘画和抽象雕塑也才出现。古希腊雕塑就已显示出向具象的单一追求。绘画从文艺复兴时期更加走向写实,到19世纪的写实主义和印象主义,西方的绘画和雕塑可以说达到了酷似对象的极致。这种从具象向抽象的转变,从再现向表现的转变,或者说从客观向主观的转变,可谓一百八十度的转向,它反映了西方绘画和雕塑创作中的“对抗”与“极端”的观念。
著名雕塑家罗丹-思想者 雕塑介绍

著名雕塑《思想者》之所以双眉紧锁沉湎于痛苦而孤独的思索中,那正是一种对人类自身使命中诸如对自我人格和存在的价值之类问题的深刻反省所使然。也正是在这痛苦而孤独的思想中,《思想者》显示了其充满内涵的力度美。
著名雕塑家米隆-掷铁饼者 雕塑介绍

米隆著名雕塑《掷铁饼者》反映的就是这个时期的健美活动。健美运动的发展公元130~200年,古罗马名医盖伦著书立传,倡导健身运动。他将运动分为臂部、躯干和腿部运动,并列举出了一些有助于健美的运动项目,如搬动和高举重物、爬绳、鹤嘴锄掘等。到了18世纪,德国著名体育活动家艾泽伦开设了培训体育师资的课程,创造了哑铃、环等运动项目。在20世纪,《肌肉发达法》、《力的秘诀》等颇具影响力的专著从理论上肯定了健美运动对身体的作用。从20世纪30年代起,一些欧美国家逐渐将健美表演变成了一项竞技比赛,也就是现在的健美比赛,并迅速扩展到世界各地。
米隆是古希腊著名雕塑家,《掷铁饼者》是其最著名的作品。罗丹是法国著名雕塑艺术家;米开朗基罗是意大利著名雕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