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设计公司之玻璃钢雕塑定制做过程
发布时间: 2019-10-25 来源:未知 浏览:次一、雕塑的基本创作过程 在雕塑创作的过程中,构思是作品成败的重要因素。在完成一定构思之后,就必须将头脑中的图像绘成稿样,并经过反复的推敲考虑,多次修改稿样,最终形成定稿,力求在正式创作之前,做到胸有成竹。 一件优秀的艺术作品,必须要有一定的主题。在构思定稿的过程中,就要考虑如何通过雕刻物体的形象来表现、突出主题,同时,还要考虑如何将自身的感悟或时代精神熔铸其中。在具体的雕刻中,“形”与“神”的高度交融、形式与内容的完美融合是艺术家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但相对而言,有时候为了突出某种精神意蕴、思想境界,也可适当地忽略对形的塑造,以求达到遗貌取神的艺术效果。 具体的雕塑创作,除了石雕、木雕等直接在创作材料上面进行雕刻,或利用现有材料进行拼接的创作形式之外,较为主流的青铜雕塑、玻璃钢雕塑等雕塑的创作,基本上都是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的。下面将以最为常见的玻璃钢仿青铜雕塑为例介绍雕塑的基本创作过程。
第一,将天然特殊泥土加水、醒泥(泥土一般雕塑厂都有提供)。然后,根据构思的稿样,焊接雕塑钢筋造型骨架,并在骨架上缠绕十字形木条(俗称十字架)托泥装置。十字架密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上大泥时局部不掉泥为原则。骨架上的大间隙可铺设金属网,以减少用泥量,降低总重量,保证雕塑不垮塌,在注意安全的同时避免因坍塌报废返工。如制作浮雕雕塑,需用木工板铺设地板,在板上每隔15厘米打入钉子,钉子以一半露出为宜,可方便挂泥。另外,需在外露的钉子上纵横交错缠绕细铁丝,同样为方便挂泥。
第二,上泥,完成雕塑整体造型。上泥之后,需一边用木槌将泥夯实,一边补平泥块之间的空隙。夯实之后,需根据稿样,对大造型进行不断地调整,如整体造型因结构不牢靠之类的原因导致倾斜、裂变,则需返工重新对骨架进行调整,切不可急功近利、偷工减料。造型固定之后,必须经常喷水保持泥面不开裂,如因故离开,需覆盖塑料薄膜进行保湿。
第三,塑形,也就是进入实际的创作。进入创作,首先必须存有一个观念,即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实际雕刻的时候,固然是从一个一个细节做起,但艺术家却必须时时心中都有着对于完成品的观想,唯有这样,才能使局部的雕刻不会脱离于整体的结构布局,整个创作完成之后,予人以整体统一的感觉。其次,动手之时,既要心中有数,不可操之过急,但又不可瞻前顾后,怯于落刀。其实,雕塑的创作也有如中国书画,刀法讲究精确、适度,同时可根据不同的创作对象,如书画线条一般予人以或沉稳有力、或飘逸自然、或灵活多变的感觉。当然,塑形的过程中有时难免还是需要修改,甚至是泥稿完成之后由于与心中构思太过背离而推倒重来,但不论是修改或重做,都需要在面临错误时冷静反思,找出原因,积累有效的经验。
第四,完成塑形之后,进入翻制阶段。这一操作阶段一般由专业的翻模技师、专门的雕塑制作工厂操作完成。翻制之前,要用切片在泥塑上进行区块模具分割设计,然后喷洒肥皂水作为隔离防护,配比石膏浆覆盖于雕塑之上。待石膏硬化干燥之后,进行脱模,并对石膏模进行适当的修补,然后进行翻制蜡模。作者可在蜡模上做最后的修改,以完善作品,之后就进入玻璃钢制作过程。一般而言,翻制的材质有青铜、铁、不锈钢、玻璃钢、石膏等。有时雕塑过于巨大,还需要切分为多个部件并分别翻制,翻制成功之后,再将各个模块进行组合。当然,拼合之后,还需要补平各模块之间的缝隙并进行加固,较大件的雕塑还需在其内部建立永久性的钢筋支撑体系的骨架。
第五,玻璃钢制作打磨后的雕塑成品,仅可见到材质本身的原色,还要根据作者原设计效果,加以颜色,以达到预期效果,并配置底座等。
二、雕塑创作的工具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雕塑创作的基本工具。这些工具一般的美术用品商店都有售卖,也可根据自己的创作习惯进行制作。 ①雕塑刀。泥塑工具,用于刮、削、贴、挑、压、抹泥塑和造型。又分为三种:其一为金属工具,材料有钢、不锈钢、黄铜等,刀头分斜三角形、柳叶形、卯叶形和箭镞形,有的边缘为锯齿状,可根据不同创作需要选用。其二为非金属工具,有竹、木、骨、象牙、牛角、塑料等材料,大型的刀具形状有鞋底形、墨鱼骨形、拇指形、斜三角形等,小型刀具形状有菱角形、小脚形、球形、条形等。其三为刮刀,可切削造型和刮制衣纹,有各种圆弧形和方形双面刮刀等。 ②石雕凿。钢质杆形石雕工具,下端为楔形或锥形,端末有刃口,用锤敲击上端使下端刃部受力。按刃部形状分尖凿、平凿、半圆凿和齿凿,是石雕基本工具。 ③石雕锤。敲击工具,用以敲击石雕凿或木雕刀,以雕刻石、木料,分大、中、小三号。 ④花锤。也是石雕锤,直接以锤面敲击石块,造成粗犷厚重、浑然一体的雕塑感。 ⑤剁斧。用于直接剁砍石面,砍出工整平行的细线,能加强雕塑体面的方向感、韵律感。 ⑥木雕刀。一般由刀头、刀把和铁箍构成,依刃口形状分平口、斜刃、三角和圆口刀四种,按颈状分有曲颈、直颈两种,每一类又各分大、中、小三号。 ⑦弓把。为塑用卡钳。可测量距离,有两个可开合的象牙形卡脚,也可随时改变卡脚的弯度。 ⑧比例弓把。是雕塑放大用的度量工具。 ⑨点型仪。为三坐标定位仪,用于复制石雕与木雕。
在石膏像上找出三个基准点,用点型仪上的定位钢针对准并固定,利用点型仪上可滑动的部件和万向关节及指针,可对准雕塑上任何一个空间位置,把可移动的部件锁定。把点型仪挪到石块或木料上,钢针对准相应的基准点,指针能把石膏像上的点标于石头或木块上,就能准确地复制成石雕和木雕。
三、示例 下面以本人的作品“文人雕塑”中浮雕为例,简单介绍雕塑的创作过程。 ①进行泥稿创作。泥稿完成之后,送厂翻模,如图2-1所示。 1②修改蜡稿。蜡稿定型是玻璃钢之前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蜡稿是什么样子,铸造出来也就是什么样子,所以在出蜡稿之后常常要进行最后的修改、定稿。蜡稿确定之后,用沙泥将蜡稿内外密封,然后玻璃钢制作。这一过程所使用的是自古代流传至今的“去蜡法”,利用高温的树脂将原有蜡稿熔化,最后由树脂取代蜡的造型,冷却之后就形成了初步的玻璃钢坯,③打磨玻璃钢坯。④加色,完成最终的效果。 ⑤加装底座后作品制作全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