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雕塑作品思维特点 西方和中国艺术的解答!
发布时间: 2021-03-25 来源:未知 浏览:次现代社会是从资本主义的发展开始的。资本主义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通过自由竞争和财富的积累,推动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但也造成了社会的分裂,形成了阶级的鸿沟和对立。阶级斗争的观点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是资本主义而不是后资本主义)。
由于资本主义所引发的社会矛盾,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和殖民主义的矛盾,导致了整个世界的分离。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的整个社会生活,就处在这种深刻的分裂和冲突之中。现代人的文化思想和思维成果,都被这样一个时代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对现代人来说,任何一种思想成果都是在互反经历地发展的,如生命哲学和科学哲学、黑格尔的历史观和波普尔的历史观、弗洛伊德的个体无意识和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等,都充满了相互的否定性。从浪漫主义时代开始,逆向思维、情感两极性、理性与直觉、意识与无意识、意志与本能的冲突,就像幽灵一样游荡在整个文化界和艺术界。
作为一种思想方法,辩证法演变的历史最能说明现代思维的特点。辩证法是黑格尔作为思想家对20世纪的主要贡献之一。黑格尔在《逻辑学》中,深刻地论述了事物内部不同方面的对立和转化,对立面的统一以及事物之间的矛盾性。值得注意的是,在黑格尔的研究中,他使用了三个不同层次的范畴来研究事物矛盾及相互关系:普遍性、特殊性和个别性。在黑格尔辩证思维中,其深刻处正是“一分为三”的思想,即事物不仅可以分析成为两个互相对立、互相否定、互相转化的方面,而且还有一个中介层次,这就是黑格尔致力研究的特殊性。特殊性作为中介概念既具有普遍性的特征,又具有个别性的特征。即是说,它对于个别性而言,具有普遍性;对于普遍性而言,具有个别性。或者说,对于个别性而言,它属于普遍性;对于普遍性而言,它属于个别性。比如我们经常在文学作品中分析的典型形象:典型都是具有特征的。特征即是中介概念,因为特征是具体形象表现出来的、对个别行为而言是具有普遍性的行为方式或思想方式。然而,特征对于同类事物和对象而言,却表现出具体个别的特点,因而它成为社会之中的“这一个”。也就是说,当我们分析艺术作品特征的时候,它不但包含了共性和个性,而且又是具体、可感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即是通过特征得到统一和转化的。共性体现为个性,是通过特征实现的;同样,个性如何具有共性,也是通过特征得到实现的。
然而,黑格尔的三概念或者三层次的辩证思想,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20世纪辩证法演变的主要倾向是矛盾双方的对立和转化。从恩格斯、列宁到毛泽东,最后归结为一分为二,而且强调的主要是“分”的方面,即事物矛盾的对立与冲突。正因为强调的是事物的冲突性,所以中介作为转换的轴心和呈现的方式,在艺术理论中被忽略。这是现代主义时期必然要发生的历史现象。因为在一个分裂的世界中,在一个充满了斗争、冲突的社会现实中,“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革命就是对立面之间的斗争,就是通过取而代之的方式来解决矛盾。
现代思维中包含着的革命思想是非常浓重的,不断革命论不仅是一种思想口号和政治口号,而且灌注在现代人的文化经历和艺术活动之中。现代艺术也是在不断革命的诱惑之下产生和发展的。认识到现代思维的基本特点,对于我们理解现代艺术非常重要,它说明了一个时代文化发展的基本方式。古典艺术是按相因而生的惯性来发展的,而现代艺术自浪漫主义和印象派,特别是“印象派之后”的革命性变化之后,艺术演进就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转折点,各种不可预估的外在力量和内在力量,通过不断革命的方式,使艺术跃入了没有止境的独特的创造之中。